教学科研

关于高职高专摄影教育的思考

日期:2009-04-28 浏览:8262

关于高职高专摄影教育的思考

王  鹏

(江南·体育(JN SPORTS)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北京)

 

内容摘要:高职高专的摄影教育存在着瓶颈:这些理论和技术的、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专门性和技艺型的矛盾,特别是就业率的问题应当如何解决,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实习实训基地是大家都在建设的,投资如此大的基地也有规律可循。

关键词:高职,摄影,教学

   随着摄影术的发展,摄影术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银盐到数码,从手动到自动,从暗房到明室的变化过程,每一次变化无不烙印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烙印,也从一定程度上更新着人们对摄影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摄影已经成为一种记录生活,记录时代的方式,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影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综合性越来越强,特别是从实际应用角度看,形式越发丰富:不仅有以图片编辑、新闻媒体为主的纪实摄影,而且有以平面设计、广告运用为主的商业摄影,还有以影楼人像、婚庆为主的艺术摄影,更有创作的艺术摄影、广告摄影。这就要求专业摄影教学适应这种变化,必须以新技术为背景,以岗位能力的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制定课程教学计划。

一,摄影教学的“理”与“技”

    摄影的技术性很强,专业摄影教学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谓“专”指的是突出技能特点,强化基本功教育,强化理论教育。

    许多学生认为摄影课不需要理论,甚至一些教师也有“摄影就是玩出来”的认识偏差。面对众多没有经过严格理论教育的摄影人士,更加强了这个观点。我国的摄影教育本身就是舶来品,是在不断摸索中完善的,特别是脱胎于战争和纪实摄影,严格的说是改革开放后才有了除纪实摄影之外的其他门类的摄影,诸如人像、广告、人体摄影等。更是缺乏理论性的总结和完善。

    我们的学生接触到的摄影观也存在这误区:自拍的污名化,认为是低级、上不得台面的;人体摄影也常常被认为是色情、黄色的;从业人员的鱼龙混杂,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大环境使得河沙俱下,导致本专业长期的停滞不前。

    从以上角度上讲,摄影理论教育尤显得突出和重要。

二,实践技能的“专”与“艺”

    对于高职阶段的学生来说,实践教学中,有时未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把创作培养纳入具体授课课程之中,许多学生拍出来的照片座椅,从技术层面相当不错,但是从深层分析,往往觉得没有内涵,或者内涵不丰富,思想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究其原因,就是平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意识培养训练不够。

    在新闻摄影中,照相机的艺术和技术显得次要,图片的主题、事件的信息、揭示主题的深刻性是最需要追求的要素,对于新闻采编制作专业的高职段学生,他们对于新闻本身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因为要善于启发和引导他们善于从大新闻观上思考这些新闻图片的主题深刻性。有一个方法是多多给他们观摩优秀的作品,多开展优秀作品赏析这类课程。

    在摄影造型艺术中,照相机仅仅是一个工具,特别是在数码时代的今天更是如此。摄影艺术是通过拍摄者的创意构思,改变拍摄对象在显示生活中的时空关系、逻辑关系、形式关系,重新建构新的形象,表达体现作者的观念、情感和创造力。

    上世纪摄影家、摄影理论家布列松(一译布勒松)说过:摄影是摄影家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摄影教学,不能使学生为拍照而拍照,成为一个工匠,而是要激发学生,用大闹去思考、去发现,这是专业摄影区别与非专业摄影的根本所在,是专业实践教学必须达到的更高从此要求。

    在新闻摄影教学中,除了开设必要的摄影技术基础课和理论课,诸如:摄影记者道德准则外,还要把实习训练、专业采风、毕业设计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训练的三个重要环节。

    在实习作品讲解中,教师要不断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这一点就要跟德育教育联系到一起谈了。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应当当众大张旗鼓的表扬或点名批评学生。美国教育学家也研究发现造成学生虚荣心从而不思进取的原因之一是教师的当中表扬,这种方法还会伤害到其他同学。但是鼓励必须要有,这就存在一个矛盾。

    在我所任教的学校中,我就发现被我当众表扬过的学生一半以上出现蔑视其他同学,不再接受老师批评,对老师表现出明显的不尊重的情况,特别是不再进步,究其原因“都是表扬惹得祸”。

    在班主任对于学生教育中,要形成“榜样有力量”,又要能做到“知荣辱明礼仪”就能跟专业教师的授课非常好的结合到一起了。

三,加强双证书的建设,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核

    近年来,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是降低了明显提高了,虽然面对高失业率,名牌高校的毕业生也会失业,但是对于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这一点提醒了了我们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掌门人”,思考学生的技能、能力增长点更是尤其重要。

    我的思考跟教育部16号文件所要求职业教育的计划是一致的。对于高职高专类的毕业生,学历成为就业的瓶颈:许多工作要名牌大学本科生作为叩门砖。因此,除了学历证书外,还应要求他们具备上岗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期间通过各种途径,参加相应的培训班,通过相关部门的考核以取得相应的证书,通过参与培训,各个方面的技能得到锻炼,提高就业的竞争力,提前准备了就业资本。我院的毕业生素以动手能力强,技术过硬著称。正是由于我院对于实训、实际能力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即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实训基地的建设,想法设法为学生考取各种资格证提供了便利条件。

    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参加一系列的培训班,有一大批学生会通过相关部门的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就业能力,在就业时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四,实验、实训基地的创办原则

    面对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与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现实,我国正在积极发展远程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尽快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张昭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超过1800万人,今后几年招生规模均要保持在800万人以上。张昭文说,为了改善中等职业教育软硬件的不足,我国实施全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建设项目,“十五”期间累计开发了130多门职业教育的网络课程,覆盖了18个职业教育专业门类的主干课程,还开发了100多个多媒体课件,评选了50多个优秀职业教育教学软件。一些城市学校提倡无纸化教学,所有的专业课教师都能够制作教学软件。

    据统计,2006年我国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4693所,比上年增加227所。中等职业教育经过连续两年扩招100万人,2006年实现招生741万人,在校生达180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趋于合理,到2010年招生800万人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即将到来的2008年新生入学必然会超过这个数字

    面对这种情况,基层职业学校和当地公司合作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政府、学校、社会与企业多渠道建设职业教育资源的机制是大势所趋,面对这种情况,对于如何建设实训基地,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适用、仿真

    实训基地应充分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数量和场地足够的、与社会上实际的生产和服务场所尽可能一致的实训工位:要具有真实而综合的职业环境,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帮助学生专业技能、技巧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要具有可供训练的反复性,能给学生创^造**复训练的机会,在反复训练中不断提高技能熟练程度。

    这些照相机、摄像机设备是给学生训练用的,使用频率高,要求设备必须安全、方便、可靠、适用,不要片面追求高、精、尖、洋。

二、先进、开放

    人才要适应未来的需要,所以实训基地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尽可能体现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这是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的弱点,也是最难按高标准做到的,因为它涉及投资,现实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校企合作。所以,要使实训基地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要求学校领导不仅对实践教学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而且要具有足够的眼光。具有抢占技术高地的意识,还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从空间到时间都要向学生、社会全面开放,而不能成为学校、甚至某个系部、专业的专用场所。

    第一,基地要面向学生开放,要使实践教学基地成为一个完全开放性的实践训练场所。

    第二,校内实训基地要向社会开放,大力开展产学合作,为社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可以面对校门外的普通人群开放摄影实训室,可以进行证件照、艺术照、人像照甚至婚纱照的营业,甚至可以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

    第三、职业性、产学研需结合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说到底,是以职业为导向。职业定位是高职教育生存的基础,体现职业性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特征。为此,摄影实践教学基地应努力营造摄影棚现代基地实效性,成为不只能观摩,而且可以实际运用操作的重要基地。

结语

  职业教育的大趋势是职业化和实践化,从国外几百年大学教育历程看得出,私利民办教育是能成为国际一流大学教育的,摄影课程,作为一门生命力顽强,新兴的行业和课程,是有这巨大前景的。

 

参考文献

[1] 曾颖,高等教育高等化与高等教育职业化探讨,广西水利水电,广西,2005增刊

[2] 李太保,新疆艺术学院摄影教学、科研、实践新体系的构建,新疆艺术学院学报,新疆,2007年3月第五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