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援助中国工合运动和山丹培黎学校的美国友人(下篇)

日期:2022-02-16 浏览:10576

今年是习总书记给我院回信五周年,值此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 福斯特。高度赞扬包括斯诺夫妇在内的国际友人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培黎学校的创建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为深刻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给我院的回信和给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复信精神,我们在上期转载培黎学校研究专家况鹰先生撰写的“援助中国工合运动和山丹培黎学校的美国友人”文章(上篇)的基础上,今天再转载文章的下篇,其中,上篇主要介绍了美国友人援助中国工合运动的历史,下篇主要介绍美国友人帮助创建培黎学校和培黎发展的历史。以供大家在学习思考的同时,认真总结和研讨,为进一步深化我院国际化转型发展,不断促进中美民间交流做出新的贡献。

援助中国工合运动和山丹培黎学校的美国友人(下)

况鹰   2022年215

二、山丹培黎学校与中美传统友谊

1.了解山丹培黎学校必须要了解美国友人培黎

斯诺说,“要理解工合的精神和它迅速的成功,我们必须明白……艾黎和一个叫裴义理的美国教士。”(裴义理是培黎先生中文名字)。同样,要了解山丹培黎学校,也必须要了解美国友人培黎。

(1)约瑟夫·培黎,爱尔兰人,后赴美攻读神学。18901890来中国供职苏州长老会,后愤然离开。1900年任京师大学堂英文教习。1910年任金陵大学数学教授。1911年投身救灾事业,他认为帮助灾民必须改良中国农业。于是发起义农会,呼吁垦荒造林以工代赈。孙中山等人签名支持,并拨给紫金山荒地。培黎先生带领艰苦创业初见成效。由于屡屡遇到缺少农业人才困难,他意识到培养农业人是改良中国农业的根本。于是,1914年金陵大学创办农科,1915年增设林科,1916年两科合为农林科,1930年改组为农学院。1914年至1917年培黎先生任农林科科长。他制定的教学原则是学生必须半工半读,亲自操作所有农活,在实践中学习,求知与行合一。金陵大学开中国农业高等教育之先河,培黎先生因创办农林科留名青史。“他认为中国最需要的人才不是大学生,而是普通工人和工程师之间的中级技术人员。他认为这种人才的训练,不必多学理论,而应多重实际。”故于1917年离开金陵大学继续从事赈灾事业。1920年,得知留美中国工科学生无法进入工厂实习,他与福特公司在底特律合作创办半工半读工业研究生院,让中国留学生“在实际经验中……获得了充分的机械知识”。1925年,培黎先生再次来到中国,创办了上海工徒训练学校。他从工厂免费选招贫苦学徒,在工厂实际操作两月,再回学校学习理论一月,技术明显提高。1930年冬上海工徒训练学校被迫停办,培黎先生回美。1935年因病去世,享年75岁。

(2)培黎先生对艾黎思想的影响。1929年始,艾黎多次拜访培黎先生,两人谈的非常投机。艾黎说,虽然“他生于1860年,但是他在思想和行动上,依然不失其新进。我希望多多看到他。”培黎先生鼓励艾黎“走出城市,到农村去。”“君当年富力强,大可为中国尽力。”1929年初,培黎先生推荐艾黎到内蒙古萨拉齐赈灾修渠,途中艾黎结识了进行采访的美国记者斯诺。1932年,艾黎又和培黎先生参加长江中游水灾赈灾。晚年艾黎回忆说:“在萨拉齐的经历对我是一次教育。”“我不会忘记在那些日子里人民贫困到了极点,街上全是遭水灾的难民,死婴浮在肮脏的水面上,而靠赈灾勒索钱财的人们则在各大饭店大吃大喝。”艾黎一生“深受培黎自我牺牲精神之感动”,非常“佩服培黎重视实际的教育思想”,这些是他创办山丹培黎学校的力量源泉之一。

(3)艾黎·“培黎弟子”·中国工合运动。三十年代,上海工业界把培黎先生培养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称为“培黎弟子”,“培黎弟子”自己也成立了“培黎俱乐部”。“培黎弟子”们对艾黎非常尊敬。培黎先生离开中国后,“培黎弟子”视艾黎为其接班人,他们经常跟随艾黎做公益事业。中国工合运动发起后,“培黎弟子”纷纷跟随艾黎成为中坚力量。其中留美培黎弟子中的梁士纯是工合运动发起人之一,后担任工合协会副秘书长;林福裕和吴去非是工合设计方案起草人之一,后分别担任工合协会技术组组长兼东南区办事处主任和工合协会技术组副组长兼西北区总工程师;刘广沛担任工合协会秘书长;谭锦韬担任工合东南区主任;毛北屏担任工合云贵区主任。上海培黎弟子中的孙夏威跟随卢广绵到西北宝鸡,是第一个报到的工合职员。殷风培任工合西北区技术员和山丹培黎学校教师,是山丹培黎学校和新中国石油工业唯一一名“培黎弟子”。

2.“培黎”的基本含义

(1)“培黎”的基本含义。最早记载“培黎学校”的史料是1941515日发表的何克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与教育”。最早记载“培黎”基本含义的史料是1941616日发表的中国工合协会西北区办事处编制的《中国工合协会西北区培黎工艺学校计划书》,其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为纪念国际友人培黎先生,发扬其伟大精神,特开办培黎学校。”同年,《西北工合》又发表两篇文章,文中说:“为了纪念这位为中国而工作一生牺牲一切的老人,在工合各区成立了好几所培黎学校,用以发扬培黎老人的精神。”“因为它是纪念国际之友培黎先生,为发扬其伟大精神而开办,就命名培黎学校。”艾黎晚年说:“我选用‘培黎’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约瑟夫·贝利……‘培黎’在中文里是‘为黎明而培养’的意思”(约瑟夫·贝利即约瑟夫·培黎)。史料记载很清楚,“培黎”的基本含义是纪念美国友人培黎先生。这个观点依据充分、可靠,无可置疑。而且艾黎本人也持这个观点。“为黎明而培养”是八十年代对“培黎”含义的一种解读,并不是四十年代的史实。应该已史料为依据,建议应宣传“培黎”纪念美国友人的基本含义,不宜喧宾夺主。

(2)“培黎”是中国职业教育百年品牌。①山丹培黎学校核心价值是中西方交流和国际合作。中国工合运动和培黎学校都是中国在抗战时期中西方交流合作的产物。中国1978年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健康发展的唯一道路。②培黎先生二十年代创办的两所半工半读技术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工业人才,是中美两国传统友谊的佳话。四十年代美国友人援助艾黎创办中国工合山丹培黎学校,并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中美两国传统友谊的佳话。

3.美国友人援助艾黎创办山丹培黎学校

(1)山丹培黎学校是指艾黎、何克等人四十年代创办的中国工合山丹培黎学校,当时它是中国工合协会西北区办事处训练机构。也是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有史以来最大的扶持项目。

(2)1940年,中国工合在西南区(艾黎兼任办事处主任)赣县和西北区(卢广绵任办事处主任)宝鸡成立了两所培黎学校,这是工合运动中成立最早的培黎学校。由菲律宾工合促进会资助成立。斯诺夫妇这时正在菲律宾进行写作,他们直接推动了菲律宾工合促进会成立。

(3)山丹培黎学校来由和沿革:①1940年,中国工合协会开始在各地创办培黎学校后。1941年春,工合西北办事处又在陕西凤县创办了双石铺培黎学校。1942年春,西北工合秘书、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的国际友人何克被任命该校校长,他采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治理该校,面貌焕然一新。何克是山丹培黎学校的奠基人。19429月,国民党行政院免去艾黎中国工合协会技术顾问后,艾黎没有放弃工合事业,他以工合国际委员会委员和工合美国促进会驻华代表身份在陕甘两省继续推进培黎学校事业。到1944年上半年时,他和何克等人不仅巩固了双石铺培黎学校,而且又在兰州和成都创办了两所培黎学校。1944年春,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可能危及陕西安全及工合内部上层矛盾激化,为保存和继续发展培黎学校,艾黎和何克决定把双石铺培黎学校西迁至远离战火的甘肃山丹。为此,19446月撤销成都培黎学校。1944年底至1945年初,艾黎何克带领师生冒着严寒,克服重重困难完成西迁,培黎学校在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破旧古城山丹再次创业。②19457月,何克在繁重建校劳动中患破伤风不幸去世,年仅30岁。艾黎强忍悲痛主持山丹培黎学校。他紧紧抓住战后国际社会恢复经济的机遇,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友好团体支持,从美国引进大批资金和设备,从八个西方国家引进技术人才。带领师生艰苦奋斗,山丹培黎学校得到迅速发展。到19499月,山丹培黎学校有学生400余人,工人200余人。先后有30名专家、工程师、技师、医护帮助山丹培黎学校。建成包括机械化农场、良种牧场、煤矿、皮革、陶瓷、日用化工、纺织、服装加工、地毯加工、机械加工、粮食加工、柴油机发电、燃煤锅炉房、汽车队、医院等20多个小型乡村农工服务业项目,珍惜项目主要用以满足师生生活基本需要。艾黎创办领导山丹培黎学校在中国西北边远贫困地区创造了经济、社会和教育综合发展的人间奇迹。山丹培黎学校是艾黎一生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它是一个融合国际合作、贫困救济、乡村建设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创造性综合型组织,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范围内也十分罕见。其探索和经验对今天中国贫困地区和世界不发达国家仍有宝贵借鉴。四十年代山丹培黎学校曾引起国内外特别是美英等国有识之士关注,不少人千里迢迢参观考察,1948年有20多名国际友人乘坐小型飞机降落在边远贫困的山丹参观考察,可见其当时的影响力。19499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电令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在进军大西北途中要保护艾黎和山丹培黎学校。西北野战军三军九师政治部主任康世恩奉命带领小分队日夜兼程赶往山丹完成任务,并派人帮助艾黎工作,山丹培黎学校从此交给人民政府。③为发展新中国石油工业,根据中央领导意见和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山丹培黎学校移交燃料工业部西北石油管理局,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培养石油工人技工学校。几百名山丹培黎学校学生被分配到玉门等油田,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一支思想好、能吃苦、技术过硬的工人队伍。后又随石油工业发展遍布全国各主要油田。1953年冬,山丹培黎学校东迁改为兰州培黎石油学校。1955年石油部又从兰州培黎石油学校抽调大部分师资西迁,成立玉门石油钻探技术学校(曾被称为玉门培黎学校)。两所学校在五六十年代曾为中国石油工业培养大批技术工人。岁月变迁,兰州培黎石油学校现成兰州城市学院培黎校区。

(4)四十年代美国友人援助山丹培黎学校。①1947年艾黎曾说“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工合美国促进会不辞辛苦地帮助我们减轻负担,不仅在资金方面提供帮助,还提供了机器、原材料、工具、食物和书籍。”1946年夏,该会负责人浦爱德女士亲自到山丹实地考察。1946年该会购买十余万元美金的美军退役设备、工具、材料运到山丹。其中包括十几辆十轮卡车、车床、水泵,仅机械工具就重达50吨。1948年该会援助电力设备、支付援助人员工资。其援助的风力发电机是近现代西北第一台风力发电机。②1949年春,美国友人捐赠的拖拉机、播种机及美国工程师用美式军用卡车改制的平地机在山丹培黎学校四坝滩农场投入播种。一时间机声轰鸣、人欢马叫、热气腾腾。许多农民“从很远地方跑来观看培黎学校的学生们使用机器种地”,这是中国西北农业机械化的先声。③美国工程师易思利把一部美式十轮卡车改装成自带立式锅炉和蒸汽机的挖掘机,使四坝滩水利工程施工效率比人工提高几十倍。解放前夕他去香港领取经费,一路战火起伏,他不惧风险随身携带黄金辗转回到山丹。美国纺织专家叶丽华在帮助建设纺织厂时,自掏腰包在美购买钢管、染料等紧缺器材,又漂洋过海运到山丹。她还资助敦煌研究院常书鸿女儿赴美留学。

(5)珍惜并发扬光大培黎学校品牌。自培黎先生在美国和中国上海办学,到艾黎和何克在中国西部办学,再到人民政府和社会在甘肃和北京办学,培黎学校已走过百年历史。培黎学校是中国唯一一个中外合作的职业教育百年品牌,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的经典,在国内外久盛不衰弥足珍贵。应该珍惜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