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北京
承载着中国人深蓝梦想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再次创造历史——成功冲击
“蛟龙”号将中华民族的新深度镌刻在蓝色深海
踏上蔚蓝征程,中国人向着深海大洋不断迈进
海洋,地球生命的摇篮。和遥远的太空一样,深邃的大洋是人类长久以来梦想征服的秘境。
自古以来,人类探索海洋的渴望和努力从未停歇。但直到近半个世纪,借助逐步提高的深海探测技术,人类才开始慢慢了解这块比月球更加神秘的区域——
海洋深处蕴藏着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将有助于解决人类资源能源日益匮乏的难题;那些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生物具有巨大的科研和经济价值;海底的地形地貌、生命活动等,甚至隐藏着解开地球起源奥秘的钥匙……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梦想。对于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中国来说,具备深海探测能力,意义不言而喻。
今天,随着综合国力的强大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先辈们的梦想得以成为现实:继神舟飞船开启了中国人探索太空之门之后,“蛟龙”号让中国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了漆黑极寒的深海海底,并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创造新的纪录——
上午9时许,“蛟龙”号成功突破
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说,四次下潜成功“破七”,证明潜水器性能稳定,海试团队水平不断提高,“这是一支英雄的队伍!”
“
依靠自主创新,跻身“国际深潜俱乐部”第一梯队
正如进入太空离不开航天器一样,探索深海离不开深海运载装备。深海载人潜水器是能够快速、精确地到达各种深海复杂环境,进行高效勘探、科学考察和近海底作业的装备,是海洋技术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
拥有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和具备精细的深海作业能力,是一个国家深海技术竞争力的体现。目前,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拥有数艘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自主研制早期的带缆水下机器人,1995年到1998年前后,我国研制成功无人自治水下机器人,为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上世纪90年代,许多科研人员开始讨论发展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国的大洋科考船也开始到
2002年,为推动我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为我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高技术装备,“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并启动研制工作。
经过约100家科研机构和企业6年的艰苦努力,载人潜水器本体研制、水面支持系统研制和试验母船改造、潜航员选拔和培训等工作全部完成,具备了开展海上试验的技术条件。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世界上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中具有最大设计下潜深度——
他介绍说,作为中国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全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完成。其关键核心技术,像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都是我们自己突破的。总装联调和海上试验也是由我国独立完成。
“可以说,‘蛟龙’号是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龙’。”徐芑南自豪地说。
相比国际上现有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技术上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蛟龙”号具有先进的近底自动航行功能和悬停定位功能,便于目标搜索和定位;其次,“蛟龙”号具有高速水声通信功能,可以将潜水器在水下的语音、图像、文字等各种信息实时传输到母船上,母船的指令也可以实时地传给潜水器;此外,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充油银锌蓄电池与国外同类潜水器相比,容量是最大的,从而保证了水下作业时间。
“蛟龙”号主驾驶叶聪介绍,凭借着这些“绝招”,“蛟龙”号可以运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有效执行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环境和海洋生物等科学考察;同时它还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可以开展对多金属结核资源进行勘查,可通过摄像、照相对多金属结核覆盖率等进行评价。
“回顾世界各国潜水器的发展历程,我国是第五个成功研制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徐芑南说,“我国研制载人潜水器的各种技术、资源条件相比其他几个国家都要更加成熟和完善。我们可以自信地说,‘蛟龙’号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是属于第一梯队的。”
载人深潜精神,创造深海奇迹的强大动力
把梦想写在深海,靠的是什么?每一个参加“蛟龙”号研制的科研人员、海试队员乃至普通工人,都会脱口而出: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这就是中国载人深潜精神。
“就是用这16个字激励自己,忘我奋斗,我们才能克服迈向深海的重重困难,才会有我国载人深潜奇迹的诞生。”徐芑南说。
这位我国深潜技术的开拓者,曾被科技部领导称为“国家的宝贝”,为我国深潜技术,载人、无人多种潜水器设计、建造、应用以及海洋和深潜器工程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上世纪60年代,他主持与参与创建了我国最大深海模拟试验设备群和潜水器耐压壳稳性试验技术;80年代开始,他带领团队创造性地研制了单人常压潜水装具和多种水下机器人,是业内公认的载人深潜领路人。
中国载人深潜虽然起步较晚,但一步一个脚印,直到跻身世界前列,靠的是团队中每一个人踏踏实实的钻研和严谨务实的实践。
“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海试现场副总指挥崔维成,一路伴随着“蛟龙”号的成长。2009年8月,“蛟龙”号开始进行
对于载人潜水器来说,载人耐压球壳的强度与疲劳特性十分关键,直接关系到下潜人员的生命安全。崔维成带领科研人员分别对极限强度、疲劳强度及可靠性进行了研究,首次给出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设计载荷谱以及疲劳寿命的评估方法。
“作为载人潜水器本体研制责任单位的分管领导和第一副总设计师,下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崔维成说。他的以身作则,鼓舞了全体参试队员,坚定了大家的信心。
与驾驶太空飞船的航天员一样,驾驶载人深潜器的潜航员也是一项危险性大、责任更大的工作。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深海的哥”的叶聪,是“蛟龙”号的主驾驶员。2005年,中美两国首次联合开展深潜科考,我国派出了一名科学家和五名工程师组团出征,叶聪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参与美国的载人潜水器Alvin工程下潜的第一个中国人,完成了两次
随后,“蛟龙”号突破
潜航员付文涛、唐嘉陵都是“80后”。他们说,操控潜水器下潜深海作业,不仅对潜航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更考验潜航员在未知环境中的心理状态,潜航员在直径只有2.
肩负光荣使命,为人类和平开发利用海洋不懈努力
与载人航天相比,载人深潜的意义同样深远。
“‘蛟龙’号的重大突破,对于促进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促进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刘赐贵说。
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逐步完成海上试验,它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开展试验性应用。它将成为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坐骑”,运载他们进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热液喷口等复杂海底执行各种海洋科学考察任务。
刘赐贵介绍说,针对目前国际海底区活动的需要,并根据“蛟龙”号的实际技术状态,我们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太平洋等重点关注区域开展试验性应用的调查计划。
“我们将在未来3至5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一方面尽快满足国内科技界对‘蛟龙’号的急切需求,尽快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逐步形成‘蛟龙’号的业务化运行能力,培养出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应用队伍,探索出一套面向全国开放的应用机制。”刘赐贵说。
与“蛟龙”号可以到达的99.8%的海底相比,人类对深海还知之甚少。在探索深海大洋的征程中,中国载人深潜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
“‘蛟龙’号让我们进入了世界载人深潜‘高技术俱乐部’。最终,我们要做出1万